加值服務
住戶搜尋
心情貼
直播
感興趣
手機交友
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?
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?
馬上進入公寓和
10,541,864
個住戶交朋友~
最新留言
想聊天
對我感興趣
互相感興趣
想約會
逗一下
日記留言
紅包抽抽樂!小資變土豪!
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!
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
檔案狀態:
住戶編號:
4158993
墨繁
的日記本
快速選單
到我的日記本
看他的最新日記
加入我的收藏
瀏覽我的收藏
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時了
《前一篇
回他的日記本
後一篇》
人生是一連串選擇
切換閱讀模式
回應
給他日記貼紙
給他愛的鼓勵
檢舉
檢舉原因
此為詐騙帳號
此為廣告帳號
此為援交帳號
他未滿18歲
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
其他
篇名:
近期股市狂跌,美債早就偷偷告訴
作者:
墨繁
日期: 2022.07.07 天氣:
心情:
好文轉貼:
過去幾個月內,台灣投資人熟悉的標普 500 指數曾連下跌 7 週;道瓊工業指數則連 8 周收黑,創下百年紀錄;科技股無差別拋售潮,讓那斯達克指數連續下跌,美元指數來到 20 年高點,新台幣兌美元也跌回疫情前的水平。上述種種市場的極端反應,其實今年初,就能從美債的異常震盪中找出端倪?
《換日線》「財經科普」企劃,邀請海外金融工作者,為複雜的財經知識進行生動的名詞解釋。希望本站的青年讀者在政治文化面以外,也能參與財經要聞的公共討論,並不為投資話術所惑。
本文由在香港從事金融業的作者 Double J 撰寫,他的日常工作主要和「債券」相關,本篇為 Double J「債市科普全集」的第三篇。
在這一系列的前兩篇,介紹了債券的定義、發跡歷史。(前情提要:【財經科普】什麼是債券?從全世界第一檔公債說起)
還有債券「特別重要卻特別沒存在感」的矛盾特質,也點出了一般投資人如果能把債券知識、訊息內化,能取得甚麼樣的優勢。(【財經科普】為什麼人們研究股票、保險、基金,卻對「債券」冷感?)
這一篇我們就從「公債」切入,來介紹一些進一步的債券知識。
金融資產的現金流只要隱含著較高的不確定性,那麼在定價時就多半習慣以「金額」來代表價格,例如「台積電一股 550 元」。若有未來現金流有較高的確定性,例如存款、房租收入、或是債券等,定價時我們就習慣用「利率」來代表這項資產的價格,如「2% 的 3 年美元定存」、「1.5% 年租金報酬率的公寓」、「3% 的台積電 10 期美元債」等。
另外,在第一篇我們提過,債,表徵了舉債人的積欠,反應了舉債人的信用,所以國家的債(即全國國民共同積欠的債,也就是公共的債,故稱「公債」),反映的是國家的信用。以前,這個「國家」可以是國王、皇室,現代能代表國家舉債的則多是政府。
政府可以控制該國貨幣的印製,所以用該國貨幣發行的政府債,「理論上」沒有信用風險,只要還不出錢,啟動印鈔機就是了。(特別強調「理論上」,是因為與現實之間存在差異,歷史上曾因為這差異造成了史詩級的金融災難,未來會再介紹。)
而一個以該國貨幣發行的公債利率,就是所謂的「無風險利率」。特別留意,
「無風險」其實只是指無「信用」風險,但公債仍有其他如價格波動等風險。
實務上還有一點要關注:某國政府也可能用「非本國貨幣」發行公債,例如多數新興國家,可能基於融資、國際貿易、對外國招商引資、金融管制、儲備等需求,以政府名義發行美元債。
這類以外國貨幣發行的政府債,雖然也可以統稱為公債,但嚴格來說不是無風險利率,因為只要付利息或還本金的時間一到,但是這個政府又湊不出美元或其他外幣(更別說要搞出一部美元印鈔機),那就只能違約,實際上是有信用風險的。
撇開上述較為複雜的情景不談,在無風險利率之下,就開始有不同程度的各類風險,或者說──任何金融資產都應該以公債為基礎往上加,因為除了政府外,沒有人能夠聲稱自己完全無信用風險,所以需要在公債的基礎上,至少給出不同程度的信用差異補償,甚至再額外加入其他各類的風險補償。
(註:由於大眾較難直接購買公債,若要應用到個人投資層面,或許更適合以「最低風險利率」替代,即信用最好的金融機構的存款利率。「最低風險利率」或許會略少於「無風險利率」,但整體變動的趨勢會是一致的。)
無風險利率:所有資產的「錢母」
換句話說,無風險利率扮演著所有資產的「錢母」,有了錢母作為本錢,其他資產才能依此「生財」,產生更多收益。
美元是全球流通率最高、使用量最大的貨幣,美國政府債(簡稱美債)的收益率,即為美元的無風險利率。雖是定海神針,但美債本身容易受到諸多因素影響而出現波動,不只美國聯準會是否升息及速度會影響,全球地緣政治的變化更常左右著美債的價格。
其他如市場結構、美國財政計畫、經濟增長預期、通膨、失業率等,與美債都有著萬縷千絲、甚至互為因果的關聯,若這個標竿劇烈晃動,整體金融資產的價值也難以穩定。
過去大半年間,失控的通貨膨脹迫使多數央行不得不調整貨幣政策,其中又以美國聯準會擁抱極端鷹派的升息態度最受關注。亞洲時間 6/16 清晨,美國聯準會把利率一口氣再提高三碼(0.75%)幅度之大創下 28 年紀錄。
依聯準會官員的表態以及各大投資銀行經濟學家的預測,為了打擊高居不下的通貨膨脹,聯準會可能在年底前就把聯邦基金利率拉高至 3.25%-3.5% 間。
過去幾個月內,台灣投資人熟悉的標普 500 指數曾連下跌 7 週,這在史上出現次數單手可數;道瓊工業指數則連 8 周收黑,創下百年紀錄;科技股無差別拋售潮,也讓那斯達克指數出現了網路泡沫化後的最長連續下跌,美元指數(代表美元兌主要貨幣的強度)來到 20 年高點,新台幣兌美元也一反兩年多的強勢,跌回疫情前的水平。
上述種種市場的極端反應,其實今年初就能從美債的異常震盪中找出端倪。早在 2022 年初, 10 年期的美債收益率突破了盤整一年的低檔區間而大幅走高,超過了疫情前的水準,短短幾個月內翻了一倍,預告著市場波動的到來。
當時,物價已經漲了大半年、美國聯準會釋出減碼信號兩、三個月了,但股票市場還在樂觀氣氛之中。不僅如此,若從極短期的市場反應來看,在 6/10 美國商務部公布了 5 月份的物價指數(CPI)後,美國各天期的公債收益率都在幾天內陸續創下至少 10 年高點,最具有指標意義的 10 年期收益率來到 3.5%,1 年期公債收益率也到了 3%,而美聯儲的利率決策會議要等到 6/16,隨後股市才又接著大跌。
如本文開頭提到,如果美元的短中長期「錢母」都至少有 3% 的收益率,那麼其他金流不確定性較高的資產收益、報酬率都必須在這個基礎往上加。美國聯準會把物價調控視為當前第一要務,但用力過猛可能造成的衰退烏雲早已壟罩金融市場,而本系列第二篇文章也提到了股市「瞻前」而不是「顧後」的特性,所以企業的未來成長性若要打折,股價下修的機率就高。
這一套邏輯,即「經濟復甦,物價上漲→貨幣政策收緊→公債收益率明顯上升→物價持續上漲,聯準會加快升息腳步(加上其他外部因素)→公債收益率持續飆升→經濟衰退隱憂→企業獲利前景打折→估質下修→股價下跌」正是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「懂債券,才能防身」的要義!
即便是無法時時刻刻盯著價格的投資人,其實都不難從美債收益率中發現明顯的趨勢與警訊。
所以,下回再看到公債收益率的相關新聞,不妨多留意一下,順便對照你手上的投資標的是否有相近的收益率。如果手上投資標的收益率明顯高於可對比的公債,那麼你必須進一步理解自己拿的「信用風險溢價」是否反應了對應主體的信用情況。
反之,若投資標的收益明顯低於公債,則須要檢視未來成長性是否紮實、可預期。2022 年至今的全球股市大跌,其實正是後者邏輯的考驗,即高股價(低收益率),基本上完全仰賴了企業的未來成長、獲利。
而難以計算未來金流、或生產力的加密貨幣近期的崩跌,何嘗不是如此呢?
標籤:
瀏覽次數:
173
人氣指數:
753
累積鼓勵:
29
切換閱讀模式
回應
給他日記貼紙
給他愛的鼓勵
檢舉
檢舉原因
此為詐騙帳號
此為廣告帳號
此為援交帳號
他未滿18歲
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
其他
給本文愛的鼓勵:
最新愛的鼓勵
給本文貼紙:
得到的貼紙
得到的貼紙:
給本文貼紙
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
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時了
《前一篇
回他的日記本
後一篇》
人生是一連串選擇